蕭邦 Chopin

弗裡德里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 1810─1849)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3月1日生於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蕭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六歲開始學習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

詳細介紹

       弗裡德里克·弗朗索瓦·蕭邦(F.F.Chopin 1810─1849) 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蕭邦1810年3月1日生於華沙近郊,父親是法國人,僑居華沙任中學法文教員,母親是波蘭人。蕭邦從小就表現出非凡的藝術天賦,六歲開始學習音樂,7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他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 弗雷德里克·法蘭西斯克·蕭邦{法語: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清嘉慶十五年)-1849年10月17日(道光二十九年)},原名弗裡德里克·法蘭西斯克·蕭邦(波蘭語: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有時拼作Szopen),波蘭作曲家和鋼琴家。
蕭邦父親是法國人,母親是波蘭人,真實出生日期目前有爭議,其拉丁文出生文獻(出生證明和教堂受洗紀錄)上記載為1810年2月22日,但其父母與家人均以3月1日作為蕭邦生日,目前音樂史學界的考證,傾向3月1日為其正確出生日期,而2月22日為當年他的父親在報戶口時,誤算了出生周數所致(比實際出生日期提早整整一星期)。蕭邦自幼喜愛波蘭民族音樂,7 歲時就創作了波蘭舞曲,8 歲登臺演出,不足20歲已出名。 蕭邦39歲時英年早逝,後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國,
創作了大量鋼琴作品,如4部敘事曲、十余部波蘭舞曲包括《軍隊》、《英雄》,26 首鋼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 首鋼琴練習曲包括《離別》、《革命》,4 部諧謔曲、3 部鋼琴奏鳴曲,至少32首夜曲,59 首馬祖卡,兩首鋼琴協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鳴曲等。 蕭邦一生的創作大多是鋼琴曲,被譽為“鋼琴詩人”,一生都在創作。

他在國外經常為同胞募捐演出,為貴族演出卻很勉強。1837年嚴辭拒絕沙俄授予他的“俄國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

舒曼稱他的音樂像“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蘭不會亡”。其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稱是“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

臨終囑咐親人把自己的心臟運回祖國。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

蕭邦一生不離鋼琴,所有創作幾乎都是鋼琴曲。2010年為蕭邦誕辰200周年,被波蘭命名為“蕭邦年”。

他二十歲就參加戰爭,離開祖國18年之久,不忘祖國,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創作,把一腔熱血化為音符。後來肺結核病復發,39歲便離開了人世。

 

情感生活

       蕭邦與18歲的一段不幸的戀情,陷入了生活危機,正在這時,他邂逅了比他大6歲的喬治·桑,這使得他又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 第一眼見到喬治·桑,蕭邦就感受到了她與瑪麗亞·烏金斯基截然不同,瑪麗亞·烏金斯基是個典型的大家閨秀,而詩人喬治·桑看上去卻是十分高傲和極具自我意識。但是蕭邦與喬治·桑的戀情卻是具有傳奇色彩的,一方面,喬治·桑是一個熱情似火的女人,受到許多年輕才俊的追求,另一方面,喬治·桑後來銷毀了大部分寄給她的信件,使得人們無法確定蕭邦同她之間的真正關係。

 

        1838年11月喬治·桑帶著她的兩個孩子Maurice和Solange移居西班牙的馬婁卡島上的法德摩薩鎮,Maurice患有風濕症,喬治·桑根據醫生的建議,希望西班牙的氣候可以有助於Maurice健康狀況的好轉。而蕭邦也一同搬到了馬婁卡,蕭邦一生患有肺結核,他也希望溫暖的氣候能夠夠緩解他的病痛,但是事與願違,Maurice的病情有了明顯好轉,而蕭邦的肺結核卻因為房間條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氣,發展成了肺炎。98天后蕭邦和喬治·桑離開了馬婁卡島,這段旅程雖短,但是對蕭邦和喬治·桑都印象深刻,喬治·桑將這段經歷記錄在了她的小說《馬婁卡島上的冬天》中。


        1839年到1843年的夏天,蕭邦都是在喬治·桑位於家鄉諾昂(Nohant)的莊園裡度過的。這是一些寧靜的日子,蕭邦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波蘭舞曲《英雄》。


        蕭邦和喬治·桑的戀情在1847年畫上了句號,兩人都沒有公開分手的原因。當時喬治·桑的女兒Solange愛上了貧困潦倒的雕刻家August Clésinger,這引發了喬治·桑一家的家庭矛盾,喬治·桑變得非常好戰,當蕭邦得知Solange和August Clésinger秘密訂婚的消息後,非但沒有反對,還表現出來贊同,這使得喬治·桑大為惱火。

 

早年生活

        蕭邦1810年(清嘉慶十五年)出生在波蘭中部小鎮熱拉佐瓦-沃拉(Zelazowa Wola,位於波蘭首都華沙附近)[1]。他出生的時候,波蘭由於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已不復為一個統一主權國家(參見瓜分波蘭)。蕭邦的母親是波蘭人,父親Nicolas Chopin(1771年—1844年)是波蘭籍的法國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從父輩繼承下來的葡萄園,1787年移居波蘭並加入波蘭籍,參加過1792年的俄波戰爭和1794年的科希丘什科起義(科希丘什科,Ko持椀甀猀稀欀漀,1746年—1817年,波蘭人民英雄),第二次瓜分波蘭後在貴族家庭當法語家庭教師,認識了一個雇主的親戚也就是後來蕭邦的母親Justyna Krzy愁渀漀眀猀欀愀,他們在1806年結婚,蕭邦的父親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學教授法語的工作。

蕭邦一家在1810年搬到了華沙。蕭邦在波蘭被視為神童,1816年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相繼由他的姐姐和母親教授鋼琴演奏。蕭邦是個音樂天才,從小就展現出他驚人的音樂天賦,7歲時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波蘭舞曲創作於1817年,體現出蕭邦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他在華沙被譽為“第二個莫札特”。

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歲的蕭邦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演奏了阿達爾伯特·吉羅維茨(Adalbert Gyrowetz)的作品,這是蕭邦的第一次登臺演奏,從此躋身波蘭貴族的沙龍。

1822年起蕭邦師從約瑟夫·艾爾斯內(Józef Elsner,1769年—1854年)學習音樂理論和作曲,一年後公開演奏了德國作曲家斐迪南·裡斯(Ferdinand Ries,1784年—1838年)的作品。1826年從中學畢業後,蕭邦在音樂學院繼續跟隨約瑟夫·艾爾斯內學習鋼琴演奏和作曲。蕭邦作曲相當勤奮,他發表的第二部作品是B大調鋼琴和管弦樂變奏曲(Là ci darem la mano,Op. 2,1827年),來自莫札特的歌劇唐·喬望尼(Don Giovanni),幾年後在德國引起了轟動,1831年羅伯特·舒曼作為音樂評論家在萊比錫的一份19世紀最重要的音樂報紙中,以《作品二號》為題(德語:Ein Werk II.)寫道:“先生們,向天才脫帽致敬吧”,對蕭邦的作品給予極高的評價。

他十九歲時已經創作了兩首鋼琴協奏曲。1829年至1831年間,蕭邦在華沙、維也納和巴黎各地舉行了多場音樂會,他的演出受到了專業報刊的高度評價,“柔和的演奏,難以形容的流暢,能夠喚起最深感受的完美演繹。”,他是“音樂地平線上最閃亮流星中的一顆”。1829年蕭邦愛上了音樂學院的女同學Konstanze Gladkowska,但是這段秘密的愛情無疾而終。因為1830年波蘭爆發了反對外國勢力瓜分波蘭的起義,蕭邦無法回國,而蕭邦的父親也建議蕭邦暫時先留在國外,1831年蕭邦最終忍痛離開故鄉波蘭移居到了法國巴黎,開始以演奏、教學和作曲為生。

移居巴黎

        移居到巴黎後,蕭邦很快愛上了這座城市,巴黎的建築和大城市氛圍深深吸引著蕭邦,他在一份寄回波蘭的信中寫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

他在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法國籍德國鋼琴家和作曲家卡爾克佈雷納(Friedrich Kalkbrenner,1785年—1849年)為師,繼續學習鋼琴,但是他感覺受到了教學方式的限制,課程只進行了不到一個月。蕭邦在巴黎參加音樂會的演出以賺取生活費,起先蕭邦還未出名,收入僅夠糊口,後來一位極具影響力的資助者帶蕭邦參加了銀行家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次接待活動,蕭邦的鋼琴演奏打動了客人,轉眼間贏得了一大批的鋼琴學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學生。蕭邦通過音樂會、作曲和教授鋼琴課,從1833年起便有了穩定的收入,經濟上沒有了後顧之憂,蕭邦甚至有一輛私人馬車和隨從,他的衣服都是高檔的材料製成。而相比之下,19世紀的其他音樂家如理查·瓦格納和彼得·伊裡奇·柴科夫斯基則還需要指望著資助者的贊助。

在巴黎期間蕭邦做了多次訪問,1834年,他和費迪南·希勒共同訪問了在亞琛舉行的的萊茵河畔音樂節。蕭邦、希勒還有孟德爾松三人在此次音樂節中碰面並一起去了杜塞爾多夫、科布倫茨和科隆,他們三人彼此欣賞對方的音樂才華,並互相學習和切磋了音樂技藝。

蕭邦交友廣泛,他的好友包括詩人繆塞、巴爾扎克、海涅和亞當·密茨凱維奇,畫家德拉克羅瓦,音樂家李斯特、費迪南·希勒,以及女作家喬治·桑。蕭邦在李斯特家第一次見到了身著男裝、抽著煙的喬治·桑,對於這樣的女子 ,蕭邦當時並不能接受。1838年夏天,蕭邦和瑪麗亞的婚約告吹,而他和喬治.桑見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他們彼此都感到,可以向對方傾訴內心最深處的那些情感,雖然眾人的目光和流言也開始包圍他們。其間有一次蕭邦和喬治.桑的老情人Mallefille的一次決鬥。

10月,他們會面。從佩皮尼昂到巴塞羅納。在美麗的帕爾馬,他們初嘗遠離人群的自由。

後來在諾罕莊園, 蕭邦多年來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安定的時期。

 

驚現巴黎

        蕭邦初到巴黎時,沒幾個人知道他,而譽滿全城的則是鋼琴家李斯特。

一個晚上,李斯特舉行公演。大廳擠滿了慕名而來的聽眾,按照當時音樂會的習慣,演奏過程中燈火全熄。這天的鋼琴,演奏得那樣深沉淳鬱,沒有一絲一毫追求表面效果的東西,聽眾如癡如醉,認為李斯特的演奏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演出結束,燈火重明,在聽眾的狂呼喝彩聲中,立在鋼琴旁答謝的,卻是一位陌生的青年——原來是李斯特在燈火熄滅之際,悄悄地把蕭邦換了上來。他用這樣的方式,把蕭邦介紹給了巴黎聽眾,而蕭邦也不負重望,一鳴驚人。

英年早逝
蕭邦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在巴黎舉辦了他的最後一次音樂會,此後他訪問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蕭邦

晚期

本打算11月在倫敦在舉行幾場音樂會和沙龍演出,但由於肺結核病情嚴重不得不放棄這些計畫返回巴黎。1849年(清道光二十九年)他的病情加重,已無法繼續授課和演出,最終於10月1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家中去世,時年39歲。

蕭邦曾希望在他的葬禮上演奏莫札特的安魂曲,但是莫札特安魂曲的大部分是由女性演唱的,舉辦蕭邦葬禮的教堂歷來不允許唱詩班中有女性,葬禮因此推遲了近兩周,最後教堂終於做出讓步,允許女歌手在黑幕簾後演唱,使得蕭邦的遺願能夠達成。有將近三千人參加了10月30日舉行的蕭邦葬禮,演唱者還包括Luigi Lablache,他此前曾為1827年貝多芬的葬禮演唱安魂曲,為1835年貝利尼的葬禮演唱Lachrymosa。

根據蕭邦的遺願,他被葬於巴黎市內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下葬時演奏了奏鳴曲Op. 35中的葬禮進行曲。雖然蕭邦被葬在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但他要求將他的心臟裝在甕裡並移到華沙,封在聖十字教堂的柱子裡。柱子上刻有聖經馬太福音6章21節:“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拉雪茲神父公墓裡的蕭邦墓碑前,總是吸引著許多參訪者,即使是在死寂的冬天裡,依然鮮花不斷。後來蕭邦在波蘭的好友將故鄉的一罐泥土帶到巴黎,灑在蕭邦的墓上,使蕭邦能夠安葬在波蘭的土地下。

49年10月18日
發表的蕭邦佈告中第一句這樣寫道。對於這樣的評價,特別是最後部分,只有在今天蕭邦音樂所引起的世界人民的廣大興趣才真正讓我們意識到是多麼的貼切。 弗裡德里克·蕭邦
我們不僅為那些傑出的鋼琴家曲目中的蕭邦作品而高興,更讓我們高興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蕭邦音樂的廣大詮釋者。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1927年開始設立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者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早在1955年,在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者就有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傅聰先生和來自日本的Kiyoko Tanaka。在下一屆比賽中來自中國的Li-min Chan和來自伊朗的Achot-Haroutunian受到人們的廣泛讚賞。在2000年的比賽中,中國選手李雲迪充分顯示了對於蕭邦音樂的理解和作為一個鋼琴家無可置疑的成功。僅僅通過這些實例,我們可以看出偉大的音樂天才蕭邦被認為”聞名於世”是非常恰當的。

在浪漫主義時期,蕭邦作為一個傑出的波蘭民族音樂風格作曲家而擁有非常獨特的歷史地位。在19世紀歐洲音樂發展歷史中,民族音樂風格佔有主導地位。儘管在所有的蕭邦作品中都具有來自波蘭傳統的音樂風格,但在蕭邦的瑪祖卡中更為集中地表現了波蘭的民族風格。在瑪祖卡中蕭邦運用了直到當今仍為世界所仰慕的最美的波蘭旋律,使得當今的音樂家們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他音樂中獨特的波蘭風格。

1810年3月1日,蕭邦生於距華沙西部50公里一個名為熱拉左瓦沃拉的小村莊。在他的早年就顯示出了非凡的音樂天賦。父親Nicolas蕭邦原是一個法國人,1788年在他17歲的時候來到波蘭。關於來波蘭的原因現在也不是很清楚,但他很可能積極參加了1794年波蘭將軍Tadeusz Kociuszko領導的全民反抗運動,為他遷入國的自由而鬥爭。1800年他成為了地區長官Starosta的女兒和妻子的法文教師。1802年秋,Nicolas蕭邦接受了伯爵夫人Ludwika Skarbek的邀請,來擔當她孩子們的教育和教導工作,並和她的家人共同居住在熱拉左瓦沃拉。在此,他遇到了伯爵夫人的遠房親戚Tekla Justyna Krzyanowska小姐。他們于己於1806年6月2日結婚,他們的第二個孩子Fryderyk出生于己於1810年。同年,蕭邦一家人移居華沙。

當蕭邦六歲的時候就已經顯示出了非凡的音樂天份,家裡為他聘請了著名的鋼琴教師Wojciech先生。他不僅為年輕的蕭邦充分展現了音樂的美,而且讓他熟悉了大量音樂大師的作品。他的教學富有情趣和智慧,奠定了蕭邦作為一個鋼琴家所應當擁有的個性和創造力。蕭邦第一次演出是在Radziwi家庭宮殿中舉行的慈善音樂會,那年他年僅8歲。1818年的華沙日報這樣寫道:”他不僅可以完美而輕鬆地演奏那些最難的鋼琴作品,而且他還能創作出饒有興趣的舞曲和變奏曲。”後來蕭邦經常出現于達官顯貴的府邸。

後蕭邦的父母意識到即使是最偉大的音樂天才如果不經過專業教育也是不行的。因此他們決定對蕭邦進行系統的專業教育。1926年從華沙Lyceum畢業後,蕭邦進入了華沙音樂學院師從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Jozef Elsner先生。也就是在那一時期,蕭邦創作了他大部分的鋼琴和管弦作品,包括降B大調變奏曲作品第二號,波蘭旋律的A大調幻想曲作品13號,F大調迴旋曲作品14號,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4號,g小調小提琴與大提琴作品8號,以及波羅乃茲、瑪祖卡和華爾滋等。Elsner很快意識到蕭邦的非凡音樂才能,他積極引導並保護著他的創造性和創新性。在蕭邦的第二學年報告中寫道:”非凡的能力”,一年後是:”非凡的能力,音樂的天才”。

從華沙音樂學院畢業後,蕭邦開始想在歐洲的主要音樂中心發揮自己的音樂才能。通過偶然的機會他選擇了維也納,在那裡兩都獲得了作為作曲家和鋼琴家的巨大成功。 在1829年”Allgemeine Theaterzeitung”的評論上這樣寫道:”蕭邦征服了每一個人,因為人們不僅發現了他的音樂天賦……從他表演和創作的原始性上可以說他是一個音樂天才……他的演奏絕對不是一種對技巧的炫耀,這一點是作為一個藝術家與裝腔作勢者的區別。讓我們從這個不見經傳的年輕人身上看到了真正的藝術家。”其他一些評論也這樣寫道:”偉大的作品”,”優美的演奏”,”無以描繪的嫺熟技法”等。這些是蕭邦音樂才能在國際上首次得到承認。

在年僅20的時候,蕭邦因其創作的e小調和f小調鋼琴協奏曲而譽滿華沙。此後不久他就決定要出國。在這個異族統治下的國家中,政治形式不斷緊張,革命一觸即發。這種情況下,對於他的音樂事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1830年的12月開始了他的藝術旅行。參加告別聚會的有他的家人,初戀情人Konstancja,Elsner教授以及一些朋友們。蕭邦沒有意識到他就要永遠離開他的祖國,也就是從那一刻,在他充滿無數歡欣和痛苦的生活中將永遠伴隨的是無盡鄉愁。

在巴黎,他的第二故鄉,蕭邦很快結識了一批當時的藝術家朋友,包括李斯特、舒曼、門德爾松、席勒等。他主要進行創作、教學工作,並偶爾出席音樂會。他不想成為鋼琴家,因為19世紀的剛琴家意味著用各種的表演技巧來取悅聽眾,爭得名利。蕭邦想為聽眾展現真正的音樂的美。他的演奏與被大眾普遍接受的演奏風格迥然不同,因此常用於與同時代鋼琴家進行比較。這種比較通常有利於蕭邦。傑出的英國鋼琴家、指揮家Charles Halle曾說過,”與蕭邦相比,Kalkbrenner只不過是個孩子”。Heinrich Heine說,”李斯特讓所有的鋼琴家黯然失色,除了鋼琴大師蕭邦”。

通過這些我們不難看出蕭邦所擁有的非凡鋼琴技巧,他完全可以成為一名鋼琴舞臺的耀眼明星。然而他寧願為那些能夠真正理解他音樂的具有藝術能力的聽眾演奏。除了這些之外,蕭邦一生僅舉行過30場公共音樂會。凡是那些參加過蕭邦”書房”音樂會的人都強烈認為,只有在這種朋友間的私人音樂會上偉大的藝術家才能闡釋出音樂的真諦,發揮他們藝術的天賦。
蕭邦作為作曲家已經深為大家所熟悉。最有利的證明就是蕭邦創造性的藝術成就在不斷地為更多的世界聽眾所接受和傳播。他是一位非凡的作曲家,他用非凡的藝術天賦創造了非凡的藝術成就。他也是唯一一位專注於一件樂器創作的作曲家。儘管華沙的音樂團體,甚至包括Elsner教授,都建議他可以創作一些歌劇和管弦樂作品,但蕭邦認為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只有通過鋼琴才能真正達到他所追求的藝術目標。他通過不同的音樂形式來表達他的音樂思想,包括波羅乃茲、瑪祖卡、華爾滋、夜曲、奏鳴曲、前奏曲、敘事曲、鋼琴協奏曲、迴旋曲和變奏曲等。他是那個時代具有獨立風格和詩歌精神的偉大作曲家。1848年在英格蘭舉行音樂會後,倫敦的”每日新聞”這樣寫道,”在他的作品中,顯示了蕭邦傑出的創作才能和他對作品的表現能力。他的音樂風格之獨特,是以前任何一位大師都不可能達到的。我們從沒有聽到過如此美妙、如此激動人心的音樂。

經過長期的病痛折磨,蕭邦於1849年死於法國巴黎。但他留給波蘭的心臟和每一部音樂作品都表達著他對祖國的熱愛!

音樂特點

        18歲時,蕭邦已表現出超然的個性和獨創風格。他的大多數作品都是精緻的小品。這些作品能激起無窮的情感體驗,大多優美、文雅、富有歌唱性。與舒曼的作品不同的是,它們沒有標題和情節。其中,瑪祖卡和波羅乃茲舞曲——風格化的舞曲——實際上並沒有運用民間的曲調,但卻充分體現了波蘭的民族精神。

沒有一位作曲家能像蕭邦那樣使鋼琴發出如此優美的音響,他創造了鋼琴歌唱的幻覺。他運用優雅而精緻的裝飾,開創了細膩的踏板效果。他的色彩性的和聲處理得很有獨創性,並且對後來的作曲家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聰明的人絕不等待機會,而是攫取機會,運用機會,征服機會,以機會為僕役。” ——蕭邦

 

作品概述

        蕭邦一生創作了大約二百部作品。[2]其中大部分是鋼琴曲,著名的有:兩部鋼琴協奏曲、三部鋼琴奏鳴曲、四部敘事曲、四部諧謔曲、二十四首前奏曲、二十首練習曲、十八首波蘭舞曲、四首即興曲等等,被譽為“鋼琴詩人”。 [3]作為一個波蘭作曲家,蕭邦為故鄉的波蘭舞曲和瑪祖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貢獻。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817年的G小調波蘭舞曲(K. 889),那時蕭邦才剛7歲,蕭邦一生都在作波蘭舞曲,年輕時候的許
多波蘭舞曲作品最後都沒有發表,因為他認為這些作品過於單調。蕭邦先是專注于先驅卡爾·馬利亞·馮·韋伯和約翰·尼波默克·胡梅爾的作品,此後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滿了蕭邦對家鄉波蘭的渴望和思念,他所有現存的波蘭舞曲(從Op. 26 No. 1開始),都有一段華彩樂章作為開場。瑪祖卡與波蘭舞曲不同,在19世紀初還是一個相當嶄新的音樂形式,但很快就風靡了全歐洲。蕭邦不僅在城市沙龍中聽瑪祖卡,也在波蘭聽民俗原始形態的瑪祖卡,15歲時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瑪祖卡(B大調瑪祖卡,1891年—1895年),最具特色的是對變音階的精彩運用和五度音階的低音,從Op. 6(1830年—1832年)起的瑪祖卡多使用迴圈的形式。

總的來說,蕭邦的這些作品並不適合於舞蹈,因為它們大都節奏過快,他的華爾滋作品也是如此。蕭邦的華爾滋是為沙龍譜寫的,大都使用大調,因為大調比小調更加歡快,其中著名的有《一分鐘圓舞曲》,作品節奏極快,而且充滿激情,其實它並非人們經常所聽到的那樣,不是為了讓人儘量在一分鐘內演奏完畢,蕭邦本人或其他鋼琴家是否能夠在一分鐘內完成作品的演奏也不得而知,之所以取名《一分鐘圓舞曲》,是要表達“把握瞬間”的意思;這部作品的靈感來自一條追逐自己尾巴團團轉的小狗,所以這部圓舞曲也被稱為《小狗圓舞曲》。

另一類蕭邦所發展的音樂形式是夜曲,蕭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他的夜曲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愛爾蘭作曲家和鋼琴家、夜曲的發明者約翰·菲爾德的影響,而蕭邦的夜曲作品聽上去更加地和諧,充滿變換的韻律,曲調也更加靈活,有美聲唱法的風格。

24首鋼琴前奏曲創作於蕭邦在馬婁卡的短暫旅程中,按順序對應著五度音階,從C大調開始,到A小調結束,大小調交替。

奏鳴曲

蕭邦大量的鋼琴作品中只有3部奏鳴曲,當時維也納古典主義音樂對音樂形式的嚴格要求,使得蕭邦無法自如掌握,或者蕭邦可能是根本不願意受形式所約束。蕭邦的第一部奏鳴曲是早期創作的,獻給了他的老師Józef Elsner,他的第三部奏鳴曲(op.58,1844年)是一部紀念作品。

最受歡迎的是鋼琴奏鳴曲2號B小調(Op. 35,1839年),其中的第三樂章是著名的《葬禮進行曲》(Marche Funèbre),這個樂章與之前的Grave – Doppio Movimento和詼諧曲(Scherzo)樂章,以及之後Finale的節拍,初聽起來前後沒有關聯,但是音樂學的研究卻發現之間聯繫緊密。蕭邦的這部鋼琴奏鳴曲作品在當時便引起了爭議,第一,奏鳴曲的所有樂章都是用小調寫的,這在當時是不同尋常的,小調奏鳴曲習慣上至少應當有一個樂章使用大調;第二,各個樂章的主題令人憎惡,這引起了舒曼的抗議,第一樂章Grave – Doppio Movimento令人喘不過氣來,第二樂章Scherzo詼諧曲近乎粗暴地激烈,第三樂章葬禮進行曲被舒曼形容成“殘暴”(德語:grauenhaft),而第四樂章則缺乏曲調,所有這些在當時都是不合時宜的。除此之外,蕭邦還作有4首敘事曲和4首詼諧曲,都是相當精緻的作品。蕭邦的練習曲op.10、op.25和另外三首蕭邦去世後才發表的作品,對彈奏技術的要求很高,同時又非常適合於音樂會上的演出,代表作品有C小調《革命練習曲》(Op. 10 No. 12)。蕭邦將練習曲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此前的練習曲,比如卡爾·車爾尼的練習曲,大都只專注於教學目的,而後來的弗蘭茲·李斯特、亞歷山大·斯克裡亞賓和克勞德·德彪西也都對練習曲做出了發展。

蕭邦的即興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它是在蕭邦去世後才發表的,因為蕭邦在作曲完畢後才發現,作品的中段與波希米亞作曲家 Ignaz Moscheles(1794年—1870年)的一首鋼琴作品驚人地相似,所以蕭邦不願意將其發表。

協奏曲
除了獨奏作品外,蕭邦還有2部鋼琴協奏曲《e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和《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蕭邦e小 蕭邦 調第1鋼琴協奏曲,OP.11,作於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蕭邦在給友人的信中曾對這首作品有以下說明:“新協奏曲的慢板樂章是E大調, 我並不特別要求此部分強勁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靜、略含憂鬱的心情作了這首作品,必須非借此讓人產生像是在眼望著一個能引起無數快樂的回憶那樣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麗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樣的印象。”這首作品呈獻給鋼琴教師卡爾克布倫納(Kalkbrenner,1788-1849)。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作品21號。1830年3月17日,f小調《第二鋼琴協奏曲》在華沙由蕭邦獨奏,舉行首演。

練習曲
蕭邦鋼琴練習曲[4]在世界音樂文獻史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果說巴赫的前奏曲是古典派鋼琴技術的一部法典,那麼,蕭邦的練習曲(連同李斯特的練習曲一起)可以稱為浪漫派鋼琴技術的“法典”。蕭邦練習曲技術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把鋼琴練習曲從表面堂皇的技術性樂曲變成真正的藝術品,從此,鋼琴練習曲被正式列入音樂會的節目單中。蕭邦音樂權威研究家、鋼琴家尼克斯曾對蕭邦的練習曲做如下評價:“不論是從美學觀點,或是從技巧的觀點來看,蕭邦練習曲之優異,對我們來說實在可以用‘無比’這個詞來形容。這些樂曲中絕不欠缺什麼,這是蕭邦的方法與手段,是他的鋼琴語言的結晶”。

蕭邦鋼琴練習曲共分兩集,每集十二首(《作品第10號》和《作品第25號》),另外,還有未編號的《三首新練習曲》,這些都是鋼琴藝術寶庫中的珍品。

敘事曲
[5]蕭邦一生共創作了四首敘事曲體裁的鋼琴曲。這四首敘事曲寫於1831至1842年之間,也就是蕭邦21歲至32歲這段充滿青春朝氣的時期。這一時期也是蕭邦音樂創作上的高峰期。他創作的四首敘事曲規模宏大、氣勢恢弘具有史詩性、戲劇性,具有廣闊的交響性發展。作為歷史上第一個把敘事曲這一體裁運用到鋼琴曲創作上來的作曲家,蕭邦為敘事曲這一體裁的發展、為李斯特和其後的交響詩、交響畫、音詩、音畫等奠定了基礎。

蕭邦敘事曲深受密茨凱維支敘事詩的影響。美國音樂批評家及著述家詹姆士·基本茲·休涅刻在出版於1900年的《蕭邦—其人及其音樂》一書中指明,“蕭邦的《第一敘事曲》是根據《康拉德·華倫洛德》而寫,《第二敘事曲》是受亞當· 茨凱維支的《魔湖》的直接影響寫的。而《第三敘事曲》則是根據密茨凱維支的《女水妖》而寫的。”至於《第四敘事曲》,一般並不認為和密茨凱維支的某一具體作品有所聯繫,只有少數人認為是受密茨凱維支的敘事詩《三個布德力斯》的影響而寫的。


蕭邦四首敘事曲原詩內容簡介:
第一首g小調 作品 23 號
立陶宛英雄伍連羅德,在一次宴會上意氣風發的飲酒後,向客人說了一個故事:摩爾人在戰役中敗給西班牙人。為報復他們,便假意和西班牙人說話而傳染黑死病與麻瘋病給西班牙人。但要這麼做要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自己要染上這些病。當賓客聽到要如此,個個大驚失色。伍連羅德說:“若立陶宛人有一天也遭到與摩爾人相同命運,我也會與他們一樣,不顧我個人的生死,給敵人一個死的擁抱。”

第二首F大調 作品 38 號
蕭邦告訴舒曼說本曲靈感來自於斯唯替茲湖(the Switez)。舒曼送給蕭邦夢幻曲,蕭邦則回獻此曲,而且親自彈給他聽。
湖面是平鏡如滑的,夜晚的星星照在湖上極美。湖在很久以前是座城市,因為被韃靼人圍攻而陷落。城中少女誓死不願受辱,向天跪地求死。此時地面突然裂開一個大洞,形成一湖,少女們跳到湖中自盡。天神把少女變成湖邊的花,凡觸到花的人不久都會遭到不幸死亡的命運……

第三首降A大調 作品 47 號
故事標題為“水妖”。一個年輕人在湖邊遇到一位女孩,兩人一見鍾情。年輕人對女孩發誓將永遠愛她,但女孩懷疑他的愛情而離他遠去。然後,女孩一變成為姿色迷人的水妖,再度出現在年輕人面前。年輕人禁不住誘惑忘記了誓言。水妖大怒,拂袖而去。年輕人一路追趕,卻不慎跌入湖裡溺斃……

第四首f小調 作品 52 號
故事標題為“三兄弟”。某個村落有兄弟三人,他們奉父親之命到遠方去尋寶。然而時間逝去,三人卻全無音訊……在漫長的等待之後,父親以為三人都死了……直到有一天,三兄弟突然帶著寶藏與妻子一起衣錦還鄉……

這也是四首中技巧最艱深最有戲劇性的曲子,也是一首不太能把詩與音樂聯想在一起的曲子。


主要代表作
蕭邦共發表編號作品65首(Op. 1 – Op. 65),去世後發表11首(Op. 66 – Op. 74,其中Op. 72有3首)。其中包括比較有名的: 蕭邦
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Op.9 No.2
降D大調圓舞曲 “小狗圓舞曲”,又稱“一分鐘圓舞曲”,Op.64 No.1
升C小調圓舞曲,Op.64 No.2
降A大調圓舞曲 “離別圓舞曲”,Op.69 No.1
降G大調圓舞曲,Op.70 No.1
A大調波蘭舞曲“軍隊”,Op.40 No.1
降A大調波蘭舞曲“英雄”,Op.53
降E大調夜曲,Op.9 No.2
升F大調夜曲,Op.15 No.2
降B小調夜曲,Op.9 No.1
降A大調夜曲,Op.32 No.2
第二十三號瑪祖卡舞曲,Op.33 No.2
第四十四號瑪祖卡舞曲,Op.67 No.3
C小調練習曲 “革命練習曲”,Op.10 no.12
E大調練習曲 “離別”﹑“離別曲”﹑“悲傷”練習曲 ,Op.10 No.3
第一號敘事曲,Op.23
第一號詼諧曲,Op.20
第七號前奏曲,Op.28 no.7
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Op.66
為鋼琴和大提琴所作的C大調引子與華麗的波蘭舞曲, Op.3


作品的引用及改編情況
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Op.18)在《貓和老鼠》中出現過。
歌手陳珊妮曾將蕭邦《離別曲》(E大調練習曲,Op.10 No.3)的第一部分改編成同名歌曲《離別曲》,收錄於其個人專輯《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中。
[6]《I’m Always Chasing Rainbows》使用了升C小調幻想即興曲(Op.66)的中間部分作為主旋律。

 

評價

        舒曼曾稱讚蕭邦的音樂是“隱藏在花叢中的一尊大炮”,它向全世界莊嚴地宣告:“波蘭不會滅亡。”


一、繁雜的曲名與瀟灑的譜曲

蕭邦一生作品繁多,且全部為鋼琴曲,而其中的十分之九又是鋼琴獨奏曲。但是最令人感到麻煩的是,他的作品大多只有體裁而沒有標題,很多作品,即使標上調式和體裁及體裁編號,仍然難以搞懂到底是哪一首。因此,後人查找蕭邦的作品時,往往以作品編號(Op. )作為查找的主要根據,因為作品編號是不會出現重複和混亂現象的。

蕭邦作曲時,基本離不開鋼琴鍵盤。據當時的人所說,蕭邦擅長在鋼琴上即興創作,而且有著一氣呵成般的流暢,但當他落筆追思即興樂念時,卻異常費力,稿紙上往往留下很多塗改痕跡。許多已成之作,每經他本人演奏一次,就會出現一種新改動的版本。可見蕭邦對於作曲是十分情緒化的。


二、蕭邦的信條:讓人們去猜吧!

“脫帽吧,先生們!這裡是一位天才!”這是1831年12月,舒曼發表在《大眾音樂報》第四十九期的一篇評論蕭邦作品第二號的文章裡推崇蕭邦的話。這篇文章,是舒曼的第一篇音樂評論文章。德國人對蕭邦的瞭解,是從舒曼的這篇文章開始的。

蕭邦在1827至1828年間,以莫札特的歌劇《唐·璜》(K.527)第二號——鋼琴和樂隊的變奏曲。

1831年10月27日,德國鋼琴家尤裡烏斯·克諾爾(1807—1861)在萊比錫布業公會音樂廳初次登臺,演奏了蕭邦的作品第二號。舒曼評論這個曲子的文章,就借用了尤裡烏斯的名字作為筆名。

1831年12月16日,蕭邦從巴黎寫信給他的朋友沃伊切霍夫斯基說:“幾天以前,我從卡塞爾收到一個熱心的德國人寫的一篇長達十頁的評論,他在冗長的緒言以後一小節一小節地進行分析(作品第二號)。他認為按照正統的觀點,它們不能算是變奏,而是一幅想像的圖畫。他說,第二變奏裡唐·璜和列波累羅在追趕;在第三變奏裡,唐·璜親吻著策麗娜,使馬捷托看了慪氣;在慢板第五小節的降D大調上,唐·璜和策麗娜在接吻。這位撰稿者大發奇想,實在可笑,他還迫不及待地想把這篇文章發表在《音樂雜誌》 (屬於他的女婿菲梯斯的刊物)上。好心的希勒是一個很有才能的青年,……他對我十分關心,馬上告訴菲梯斯的岳父說,他寫那篇評論對我沒有好處只有害處。”蕭邦所說的菲梯斯(1784-1871),是比利時音樂學家,1806年他和《民族信使報》編者羅貝爾的女兒阿黛拉伊德結了婚。菲梯斯在1827年創辦的《音樂雜誌》是一種週刊。那麼,寫那篇評論文章的“熱心的德國人”,應該就是羅貝爾了。 蕭邦最反對用文字解釋他的作品。倫敦樂譜出版商威塞爾(1797—1885)為了使出版物引人注目,常給他的作品加上想入非非的標題,如《降B大調變奏曲》 (作品2)標作“向莫札特致敬”;

《引子和波羅乃茲》(作品3)標作“快樂”;《瑪祖卡風格迴旋曲》(作品5)標作“波西阿娜”;《三首夜曲》(作品9)標作“塞納河流水潺潺”;另外《三首夜曲》(作品15)標作“西風”;《降E大調圓舞曲》(作品18)標作“邀舞”;《波萊羅舞曲》(作品19)標作“安達盧西亞回憶”;《b小調諧謔曲》(作品20)標作“地獄裡的宴會”;《第一敘事曲》(作品23)標作“無詞敘事詩”; 《兩首夜曲》 (作品27)標作“哀怨”;《降b小調諧謔曲》(作品31)標作“冥想”;另外《兩首夜曲》(作品37)標作“歎息”;《兩首波羅乃茲》(作品40)標作“寵物”;而《瑪祖卡舞曲》則統稱為“波蘭回憶”。 1841年,蕭邦從諾安寫給他的朋友豐塔那(1810—1869)的一封信中憤慨地說:“至於威塞爾,他是一個蠢才和騙子。你寫信給他時愛怎麼說就怎麼說吧…… 如果他老是因我的作品而賠錢,那是由於他不照我的意見,而加上愚蠢的標題所致。從我心靈裡發出的聲音,教我不能再送給他任何作品讓他加上這些名稱。你對他說話可以儘量講得尖銳些。”
在蕭邦看來,那位“熱心的德國人”是和威塞爾同樣愚蠢,同樣可笑的。但這個德國人在文章中所描繪的“一幅想像的圖畫”,也許並不是他的發明,而是步了舒曼的後塵;因為舒曼的文章裡也談到第二變奏“像一對情人(但不是唐·璜和他的僕人列波累羅)在追趕”,優美的降B大調是“情人第一次的接吻”等等。舒曼喜歡給自己的作品加上文學性的標題,如《狂歡節》(作品9)、 《幻想曲》 (作品12)、《童年情景》(作品15)、《少年曲集》(作品68)、 《森林情景》 (作品82)等都是其例;蕭邦則對此深惡痛絕,他的《g小調夜曲》(作品15之3)原想注上“悲劇《哈姆萊特》觀後感”字樣,後來還是取消了,他說:“讓人們去猜吧。” 讓音樂本身去說話,不把主觀臆想強加給聽眾——這就是蕭邦的信念。“讓人們去猜吧”這句話,對於蕭邦的作品是有普遍意義的,令人嘖嘖驚歎。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中的波蘭,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也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民族。1772、1793、1795年,俄國、普魯士、奧地利三個強國對弱小的波蘭進行了三次瓜分。他們瓜分波蘭的領土,奴役波蘭的人民,還想扼殺波蘭人民的民族意識,以使他們能長久地統治下去。可是,正如一首波蘭愛國歌曲所唱的:“波蘭不會滅亡!”波蘭人民始終堅持著不屈不撓的愛國鬥爭。十九世紀上半葉波蘭進步的、民族的浪漫主義文藝,對這個鬥爭 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當時,波蘭湧現出一批愛國的思想家和文藝家。他們主張文藝要有鮮明的民族特性,要有熱愛人民和自由的思想內容,要有豐富的情感色彩。這些思想對蕭邦有著深遠的影響。蕭邦的朋友、波蘭詩人維特維茨基在給蕭邦的信中寫道:”你只要經常記著,民族性,民族性,最後還是民族性……正像波蘭有祖國的大自然一樣,也有祖國的旋律。高山、森林、河流、草地都有自己內在的、祖國的音響,雖然並不是每一顆心都能聽到它的聲音。”他一再囑咐蕭邦,要”為了人民,通過人民!” 蕭邦的老師埃爾斯納也對蕭邦說:”你是天才,為人民而寫作吧, 要寫得有通俗性、民族性。”這一切,給蕭邦以後的思想發展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1830年,法國爆發了七月革命。它不僅打擊了歐洲反動”神聖同盟”的封建統治,也對歐洲各國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這時,波蘭的愛國力量又重新振奮起來,秘密的愛國組織也活躍起來。他們不顧反動當局的逮捕、鎮壓,醞釀著新的起義。正是在這樣一種動盪不安的形勢下,蕭邦的親人、老師和朋友們敦促著蕭邦出國去深造,並通過他的音樂創作和演奏去為祖國獲取榮譽。為此,蕭邦處於激烈的思想鬥爭之中,愛國心使他想留下;事業心又使他想離去。他寫道:“我還在這裡,我不能決定啟程的日子。我覺得,我離開華沙就永遠不會再回到故鄉了。我深信,我要和故鄉永別。啊,要死在不是出生的地方是多麼可悲的事!” 離別的痛苦、永別的預感折磨著他,但是,親友們的勉勵、囑咐和期望又鼓舞著他,使他意識到自己有責任去國外用藝術來歌頌祖國和自己的民族,為此他又感到激動。他寫道:“我願意唱出一切為憤怒的、奔放的情感所激發的聲音,使我的作品(至少一部分)能作為約翰(指十七世紀的波蘭國王約翰三世索比埃斯基。
他曾擊敗了土耳其侵略者,收復了祖國的疆土,並將土耳其人逐出維也納和匈牙利,名震歐洲。)的部隊所唱的戰歌。戰歌已絕響,但它們的回聲仍將蕩漾在多瑙河兩岸。”

 

紀念

        為了紀念蕭邦,波蘭華沙每五年舉行一次蕭邦國際鋼琴比賽。自蕭邦逝世後,以其命名的有: 小行星蕭邦3784(Asteroid 3784 Chopin)華沙弗雷德里克·蕭邦機場

 

愛國名言

        愛祖國高於一切。

        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
        ·祖國,我永遠忠於你,為你獻身,用我的琴聲永遠為你歌唱和戰鬥。

        一著手寫時,總覺得是好的。只是經過斟酌方可決定取捨。時間是最好的檢驗,而耐心是最優秀的教師。蕭邦一生處於民族危亡時期,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成為他創作的主旋律。而為表達自己思念祖國、懷念故土之情,他的作品又深深植根于波蘭民族、民間音樂的沃壤之中。

(Visited 479 times, 1 visits today)

About The Author

You might be interested in